《弗兰肯斯坦》▲
科学观是人对科学的总体看法。它可以是个人价值观朝向科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段时期整个社会对待科学的共识。科学观是一个哲学范畴,但其作用却渗透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之中。当科学观发生质的变化时,整个社会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作为以科学和科学家活动为相关内容的科幻文学作品,其中的科学观一方面可以被看成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由此观察社会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作品中科学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研判这类作品本身在社会上受读者接受的程度和未来发展。
研究科幻文学中科学观的典型案例,是当代学者对西方首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所做的科学观分析(Roberts, Marie Mulvey[1] 1993;王建元[2],1998等)。在这些论文中,《弗兰肯斯坦》表现的不再是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创造人工生物的简单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科学观如何从中古时代包容的女性特质变化为具有侵犯性的、男性特质的过程。当主人公维克多从开始醉心于炼金术和巫术式的古代科学方法一跃到采用解剖学和现代电学知识去打破自然秩序创造新人的时候,小说中的科学观发生了嬗变。一方面,这种嬗变反映出从古代巫术到以培根、牛顿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的彻底转变,反映出那场震撼世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另一方面,作品中隐含的价值取向与此后日益发展的科学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从而为《弗兰肯斯坦》以及此后的科幻文学最终成为西方文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可能。这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分析科幻作品的科学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文学在不同历史文化情境中的遭遇。
本文试通过分析中国初创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观,探讨中国早期科幻创作中的诸多现象,并希冀这种分析能够为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当代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02
两部初创小说的科学观
所谓中国早期科幻小说,指从晚清中国科幻小说产生到五四运动这段时期内的科幻文学。这类作品大约发现了不到百种,多数散见在当时的各种文学期刊之上,并被冠以各种名目。根据叶永烈的观点,中国最早的科幻作品是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3]该书为未完成的作品,全篇共35回,但根据其内容可以推测,原文应该长达100回以上。因此,将《月球殖民地小说》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完整性方面存在着困难。于润琦则认为,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应该是东海觉我的《新法螺先生谭》。[4]该文虽然比《月球殖民地小说》晚出现1年,但却是完整的作品。笔者无意对此进行断决,但却认为,就这两篇作品分析中国初创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观,具有典型性意义。
(1)《月球殖民地小说》的科学叙事
荒江钓叟及其作品《月球殖民地小说》▲
《月球殖民地小说》的标题给人感觉,作者似乎是想要撰写人类在月球上的殖民生活。许多研究者也的确这么分析(如叶永烈,王德威等)。但事实上作者希望撰写的却是月球人到达地球建立殖民地的故事。由于无法从已有的35回中找到月球殖民内容,笔者认为,这部小说原本的建制应该相当宏伟,整部作品达到百回以上似才符合设计要求。
与单纯用科学技术展望未来的作品不同,《月球殖民地小说》的主旨其实与《红楼梦》相似,是对现实绝望而导致的空灵幻想,具有典型的中国人伦风貌。小说叙事生动,人物丰满,背景也相当广阔。小说开篇即交待故事发生在巫来由国,告知读者文章的虚构性。作品中的人物名字也有相当多的谐音,如贾西依(假西医)、六百文(刘伯温)等等。这种将小说的地点和人物虚化的手法可能起源于对敏感性内容的淡化处理,因为小说涉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世界列强的崛起等政治内容。
然而,与普通社会小说不同,《月球殖民地小说》实现故事情节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堂皇地引入“科学”。深入分析小说中与科学相关的内容,会发现小说的科学叙事其实包含在四个嵌套的“同心圆”中(见图1)。层层分解这些叙事圈,能得到若干关于科学观的、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月球殖民地小说》的科学叙事系统▲
首先,小说中所谓的科学,具有广泛的功能,从进行空中飞行、星际旅行到制造电报电话,从配制神奇药水到洗心术开颅术,从制作氯气大炮到新式卫生枪,科学代表了通向人类更多、更复杂行动的能力。在小说中,这种能力不单单能带领主人公实现环球旅行和岛屿探险,还能协助东方民族摆脱列强和本国统治者压迫下的苦难现实。“科学=能力”是《月球殖民地小说》中科学观的第一个典型特征,而科学导致文明进步速度的变化,也是能力的直接体现。
《月球殖民地小说》中科学观的第二个特征,是它对来自西方的正统科学与来自当地的本土科学给予同样的重视。这突出地体现在小说对中医、中药的描述上。一方面,作者讲述类似X射线透视、血液成分分析仪器的“透光镜”、“验症机”如何用于诊断疾病,另一方面,也讲述所有病症都来自“风”的道理。这种对中西医的同等对待,直接表现了作者对科学知识来源多元化的看法。
《月球殖民地小说》中科学观的第三个特征,是其中论及科学时所表现出的模糊性和臆想性。仅仅讲述多种新器物的名字和它们的惊人功能,与《封神演义》、《西游记》及诸多声光电化的武侠小说并没有本质差别,洗心、开颅也早在《列子》中就已经出现。《月球殖民地小说》在处理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时没有任何一处采用过典型的逻辑探索或认知叙述,也就无法证明其科学观的现代化。不但如此,小说中讲到人发烧可达“一百七八度有零,寻常的水,都煮得沸滚了。”[5]也颇让人狐疑。显然,这本所谓的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观,是混沌的臆想的。
(2) 《新法螺先生谭》的科学叙事
在分析了《月球殖民地小说》之后,再看《新法螺先生谭》[6]就比较容易。这也是一部批判色彩浓厚的小说。故事的潜台词是表达对时政的强烈不满。企望把纲纪紊乱不可收拾的世界更新成一个政治清明的世界,是小说的主要目的。从光明的一面看,作家把希望归于中国人的自我觉醒、归于大办教育、归于向全世界的广泛学习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与《月球殖民地小说》用“气球”贯穿全文类似,《新法螺先生谭》也有一个与科学相关的轴心,即利用宇宙的强“风”将人的灵魂与肉体分割,随后上穷碧落下黄泉。在天空,主人公访问了包括太阳在内的诸星球;在地球上,则不但到达了北极,还进入了地下寻找遥远的中华民族始祖。
有趣的是,力学、天文学、动植物学、医学、电学、化学仍然是小说涉及的学科;造访星球、异地探险、对身体病患的修理也仍然是小说的主要技术创新。但是,与《月球殖民地小说》中插叙科学成就的做法不同,《新法螺先生谭》中的科学叙事无孔不入。小说将时间计量、利用切线进行宇宙飞行、利用动物磁学进行心理治疗等非常微细的知识,与对整个自然世界运作机理的论述交织在一起,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的科学观。这样,不必像《月球殖民地小说》那样寻找隐藏在功能、器物和背景中的科学观描述,而可以直接从对科学本身的展示中寻找信息。
首先,细节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将科学等同于某种现有知识体系的想法,而这正是现代科学的一种基本理解,现代汉语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对科学的描述都与此一致。[7]为了强化这种知识的作用,作品中多处巧妙地使用给细节、给公式、给计算等拟科学叙事的铺陈,造就出一种科学知识贯穿全文的氛围。
其次,小说中将科学的功能或成果表达成新疆域和新人界的发现,也与西方启蒙主义思想一致,而恰恰是启蒙主义导致了西方现代科学的最终产生。在小说中,这种提问、探索、发现的描写颇多。
第三,试图发现宇宙内部的运作规律,也与现代科学的基本导向一致。从开普勒、迪卡尔、牛顿的工作开始,西方科学工作者自信他们逐渐找到了宇宙内在的规律。而在小说中,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将行星之间的作用力作为整个事件的起由,在随后的行文中,还涉及到重力加速度、进化论等科学理论。
上述三个分析向我们展示出,《新法螺先生谭》已经是一部具有相当复杂科学观念的比较成熟的科幻小说。
但是,在这种貌似现代科学观的表象之下,《新法螺先生谭》还存在着另一些有趣特点。
首先,《新法螺先生谭》是一部根据德国18世纪童话作家毕尔格作品《法罗先生谭》创作的续篇。法罗的含义是吹牛或说大话。这部作品在建国之后的译名分别为《闵豪生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和《吹牛男爵历险记》。一部根据童话作品续写的科幻小说,自然会受到之前童话思维的影响。小说中所谓的风是世界力量的中点、灵魂是气体、将人进行身脑易位的处理、将时间增加和减慢、相信修炼能成为超人、以及灵魂能将月球冲碎并撞击太阳等等,都与古代原始自然观有着直接联系。将宇宙的内部规律描述成“风”“气”“脑”“身”“光”“火”“电”“磁”,或者“变换合”,其中臆想的成分也相当明显。认为地下也存在着“河南省”、宇宙的运动模式无非是“变”“换”“合”,则更是中华本土思维的反映。
其次,小说的整体布局是一个简单化的“天堂—地狱”访问模式,这凸现了宗教与作品内容之间的关系。主人公说,他自幼就受到强烈的宗教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让自己怀疑科学!故事中,怀疑科学、轻视现代科学的言语比比皆是。如感到将世界进行分类、作学科单独研究的想法不能解决问题。再如,感到科学软弱而幼稚等等。
第三,小说在科学与社会规律的内在一致性上的看法,也值得分析。例如,作者认为科学的概念、方法和解释体系,可以用于社会生活。在许多地方,作者以科学警示社会,用科学用语暗示政治生活。例如,有光没有热没有声,则无法拯救中国。中国已经成了冷血动物之国。从地下人使用“外观镜”观察地面,讲到一个开放社会的重要性。在谈到中国人心理特征的时候,作者还用一个明确的统计数据证明具有善良天性的中国人和具有恶毒天性的中国人的比例。这些将自然科学的内容直接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的办法,具有简单化的特征,也与中国自然观中天人合一的想法一致。
给科学带上伦理价值判断,也是小说的一个特征。作家在屡次质疑西方科学之后认为,西方科学其实不如东方科学,引进西方科学,不如更多开发中国人的脑力进行创造。比《月球殖民地小说》中强调日本已经成为西方学习的对象更进一步,《新法螺先生谭》认为中国将领导世界科学的潮流。只有中国超人能够拯救中国。
这样,《新法螺先生谭》现代科学观的外壳下,仍旧生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须,仍旧受着中国古代道家、佛教、中医、文学、甚至方术文化的浸染。它是东西文化交融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的“表现型”。
从上面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初创科幻小说中的科学观,与当时来自西方或由日本转达的现代科学观具有显著的差别:两部作品都特别强调对科学做功能的展示,都乞求这种功能可以达到民族崛起、国家独立的社会目的。两部作品中都对传统观念和方法抱有景仰,都对地方性的知识(如中医)给予了肯定。在后一部作品中,故事还以宗教宇宙模型(天堂—地狱)作为基本框架。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更加深入地观察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科学观提供了细致的资料。
03
科学观与科幻文学的中国境遇
笔者认为,科幻小说在晚清进入中国,是文化先驱者应对当时社会变革的一项重要文化试验。倡导这种实验的人包括梁启超、鲁迅、周作人、茅盾等多人。在这些先驱者的眼中,科幻文学中的科学,是某种代表着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确的学理”(如梁启超,1902[8]鲁迅,1903[9]等),它代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方式”(《新世纪小说报》,1906)[10];是一种“智识”(成之,1914)[11],具有“征实”的特征(管达如,1912)[12]。一句话,晚清文化先驱者所持的科学观就是西方现代科学观。他们所期望科幻完成的任务,就是向中国人传达这种科学观并“导中国人以前行”(鲁迅,1903)。
然而,晚清科幻小说的创作实践,却给这些文化启蒙者以强大的打击。这时期作品中的所谓科学构思很多都是缺乏科学根据、违背科学规律的“想当然”。一些幻想若用后世科幻小说“基于科学规律的想象”来衡量,则都属于妄想。如《消灭机》中用拍照一样的方法来摄取物体的“魂魄”,《新法螺先生谭》中的灵魂出壳,《月球殖民地小说》中过于万能的气球,《电世界》中被严重夸大的“电能”……初创科幻小说和随后更多模仿性的写作实践表明,中国早期科幻小说不但无法传播西方科学革命之后所发掘出的“学理”,推广其智识,更不具有征实性,至多只能是一种对科学能富国强兵、改变软弱状态的主观渴望。不但如此,中国作家对认识自然的方式具有本土化的情感,这些情感导致他们无法认同西方人对宇宙本身并无生命的发现。这样,早期科幻作品与文化精英在科学观方面的认知差距,导致精英们最终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推广,进而导致了中国早期科幻文学的失败。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早期科幻小说中科学观的偏差而否定早期科学小说的价值。客观说来,这些臆想科学今天看来是荒诞不经的,但是,这种状况是由复杂的历史现实因素决定的。一方面由于中国科学素养的先天不足,科学和巫术、迷信的界限混杂,带有神秘论色彩的遗留;另一方面,科学小说的作者在创作中多只是片断、零散地体现着自己对科学的点滴收获,少有系统全面的理解,而启蒙阶段较难避免的急进心态,也使这种理解更加断章取义,呈现消化不良的病态。对于晚清科学小说来说,“科学”还没有成为作品的真正“骨架”,而多半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无法强求科学小说能够到达多么“科学”的程度,这种肤浅的、主观性极强、符号化的“科学”,毕竟打着“科学”的旗号进行着涤旧革新的工作。晚清科学小说真诚地表达了对先进文明、理想社会的强烈向往,与“伪科学”有着本质区别,应该充分肯定其探索价值和先驱精神。
(向上滑动启阅)
注释和参考文献:
[1] Roberts, Marie Mulvey.The Mad Scientist, Male Mid-Wife and Female Monstrosity: Appropriation and Transmutation in Frankenstein[A].A Question of Identity: Women, Science and Literature, ed.Marina Benjamin Lond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3.59-73.
[2]王建元.《科学怪人》180年─—典范转移‧女性主义科学‧文化研究[J].幼狮文艺(台北).1998(8).
[3]叶永烈.代序: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简史[Z].叶永烈主编.大人国. 福州:福建少儿出版社.1999.6
[4]于润琦.我国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代序)[Z].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5]荒江钓叟.月球殖民地小说[Z].叶永烈主编.大人国.福州:福建少儿出版社.1999.162
[6]东海觉我.新法螺先生谭[Z].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7]现代汉语词典的科学定义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31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知识体系。它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有时还指生产知识的活动和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东方电子有限公司制作.光盘1.1版第一张.2000
[8]饮冰.《世界末日记》译后语[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7-58
[9] [13]鲁迅.《月界旅行》辨言[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8
[10]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6-209
[11]成之.小说丛话[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54
[12]管达如.说小说[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