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讯息|儿童文学|樊发稼
著名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在今年7月7日《文学报》以整版篇幅刊出评论《批评家不妨“深居简出”》,被中国文学网和左岸文化网等著名网站转载。文章开篇即提到了我的《感悟浩然》一书。现摘录如下—— 刘国振著《感悟浩然》一书(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列出“文革”期间公开出版的小说作品有: 《矿山风云》(李学诗)、《火网》(王世阁)、《春潮急》(克非)、《陈胜》(刘亚洲)、《农奴戟》(克扬)、《铜墙铁壁》(洪涤滓)、《昨天的战争》(孟伟哉)、《激战无名川》(郑直)、《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擒龙图》(张骏)、《向阳院的故事》(徐瑛)、《新来的小石柱》(董边)、《响水湾》(刘万隆)、《春风杨柳》(沙群)、《山村枪声》(木青)、《红石口》(龚成)、《山川呼啸》(古华)、《使命》(王润滋)、《小兵闯大山》(莫应丰)、《钢铁巨人》(程树臻)、《中流砥柱》(长正)、《鸿雁》(王小鹰)、《渔岛怒潮》(姜树茂)、《春潮》(海笑)、《丹凤朝阳》(碧野)、《战地春秋》(胡万春等)、《前夕》(胡尹强)、《高高的苗岭》(叶辛)…… 刘国振在书里共列出40多部,为省篇幅,我未抄全。其实他共列出的40多部小说,还是很不完整的,例如,1956年和我一起加入上海青年文学创作组的知名诗人、小说家黎汝清(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作者)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万山红遍》(上、下两卷)也是在“文革”期间问世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月出版),我至今仍保留着作者赠我的签名本;还有,已故作家郭澄清的长篇小说《大刀记》(两部、三卷本),也是在“文革”中创作、出版的(1974年创作、翌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7年“长影”摄制成电影,作品于2006年再版)。 由此看来,说十年“文革”期间文学园地“遍地荒芜”、“一片凋零”,全国(实指大陆)只有一个作家(指浩然),是不正确的,因为不符合事实。可是,我们的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都白纸黑字这么写、信誓旦旦这么说,岂不怪哉!毫无疑问,所谓“遍地荒芜”、“一片凋零”、“一个作家”的说法,不对、不科学,应予废弃。我们搞文学研究、撰写文学史的,应当独立思考、尊重历史,有一份事实说一份话。这是做学问最起码必须恪守的准则。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当思想懒汉,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可鄙的,令人不齿的。当然,对“文革”期间文学作品或浓或淡的时代印痕等等“问题”,可以科学分析、各抒己见,那属学术范畴,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没有订阅《文学报》,刚从网上看到这篇文章。很感谢樊发稼老师的垂注。但这段文字有一点出入:一是把我的名字刘国震写成了“刘国振”;二是,我在《感悟浩然》一书中列出的文革时期出版的文学著作(见《这句话该抛弃了》一文),是提到了《万山红遍》和《大刀记》的。这是文革时期出版的两部比较著名的优秀作品,很有代表性,不可忽视。 樊发稼老师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文学品质的提升,需要批评家。文学品质的极大提升,文学事业的大发展,需要真正权威的文学批评大家。我们拥有太多平庸的、不负责任的甚至品格低下的“批评家”。这是文学的伤痛和悲哀。 真诚建议这些批评家不妨“深居简出”、少参加一些应酬活动,多给自己留点读书、思考、潜心修炼、认真做学问的时间,珍惜自己的批评家桂冠和身份,在写作上也来个“计划生育”,少生产一些意思不大乃至毫无意义的“批评泡沫”。 这两段话切中时弊,颇有见地,是真话,实话,我完全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