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近期我较多地阅览了一批青年作者的少年儿童小说。其中不乏可读之作,有的据说销路后来还很好,但我总感到有些作品里缺少点什么,不尽如人意,从而产生一种困惑和忧虑——虽然这种感觉是隐隐的、淡淡的,却时时袭上心头,挥之不去。 此时,一部名为《真情少年》的书稿突现在我的案头,那是我的朋友、浙江著名作家李建树最新创作的少年长篇小说。尽管这几天很忙乱,一时沉不下心来,但建树这部约二十万言的新作,从“序章”读起,我竟欲罢不能,一口气读毕,而且读得热泪盈眶、荡气回肠;看罢作品的“尾声”,我情不自禁在书稿首页用红笔大书:“真正的感人之作!毕竟姜是老的辣!”这里的“老姜”,自然是指本作品的作者,早逾“花甲”之龄的老作家李建树了。 建树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是位工程师,由于酷爱创作,毅然弃工从文,成了文学大苑一名收获颇丰的辛勤园丁。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短篇小说《蓝军越过防线》、《心中的绿洲》等迭出的佳作,使他在儿童文学领域声誉日隆,1986年5月他作为浙江省作家代表,出席了在山东烟台召开的建国以来首次盛大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他的小说集《走向审判庭》荣膺全国大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1986—1991)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建树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崭露头角,当时颇为引人注目;二十多年前,著名女诗人、文学评论家柯岩结识建树并在读了他的一批优秀作品后颇有感慨地说:“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搞理工的同志,要么对文艺毫无兴趣,要么就有很好的文艺修养,甚至比某些专搞文艺、因一本书、一个戏而出名的专业人员还要水平高些。老一辈科学家如此,年轻一代,甚至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也如此。李建树就是属于后者的这样一个工程师。” 建树实际上也是一位创作多面手。除儿童文学外,他也从事成人文学创作,写了不少散文、杂文、随笔、文艺评论等,几年前我在宁波参加中国作协全委会时,他就曾面赠过我一本新出的散文随笔集(其中一篇文章居然还记述了我在杭州某次笔会上的讲演,读来倍感亲切)。当然,作为无限热爱祖国下一代、热望他们健康成长的作家,建树无疑把主要精力始终投放在儿童文学创作上。这部《真情少年》便是他从去年8月起,用了半年多时间,呕心沥血倾心构制成的一件少年小说艺术精品。 在这部充满现实气息、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闪烁着当下时代光泽的优秀作品里,建树满怀爱的深情,以细腻多彩的笔触,酣畅淋漓地叙写了家庭背景不一、同时成长在新世纪阳光下的一群初中少男少女校园内外的真实生活。主人公张军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朴厚少年,身体健壮,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他将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同学林树背上背下,庶几如影随形、寸步不离;他每天一早先骑车到林树家,扶他上自行车,一步一步推着他到学校,然后帮他蒸饭,再背他到三楼教室。遇到上电脑课、做实验、上厕所等等,张军总是不辞辛苦地将他背来背去。每天下午放学后,张军背着林树下楼,再用自行车驮着他回家。有一次张军自己发着高烧,早晨硬撑着起床后还是先骑车到林树家,将林树送到学校后再去看医生。就这样,张军克服种种困难背着残疾同学上学,持续时间长达三个年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军的助人事迹被媒体记者发现、公开披露后,社会反响强烈,他随即以高票当选为滨海市“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正如滨海市年度“真情人物”颁奖会上主持人宣读的祝贺词那样:“少年张军以他那稚嫩的肩膀,撑起了同学林树的求学之路,而且那一背,便是长长的三年!三度春秋,步履坚定,少年纯洁的心灵成就了文明之城滨海的一段最为动人的兄弟真情——他,不愧为祖国的好学生,父母的好儿子,同学的好兄弟。”张军同学那种质朴善良、意志坚韧、乐于施善、真情助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是新世纪中国少年儿童美好心灵的生动展示,对当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很有启迪和激励意义。 建树不愧为描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主人公张军及其同桌伙伴林树,以及张丽文、向兵、胡汉平、叶苏苏、青年女班主任刘秀芹,乃至林树的妈妈王梅、张军的妈妈孙秀玉、英才中学蒋校长等等,无不性格特征鲜明,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是因为建树特别善于通过细致观察,从原汁原味的丰富生活素材中提炼、采撷、构织出最能反映和显示人物性格的情节和细节的缘故。这样的例子在作品里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小说结构配置十分严谨合理,语言(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简洁鲜活、灵动流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当代祖国少年儿童爱的激情;小说呈示的孩子们心灵海洋中不时飞溅、起伏的的情感浪花,激人肺腑、催人泪下。整部作品读来荡人心弦、感人至深。前辈作家冰心先生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建树这部以世上最珍贵的爱的理念和爱的情愫(同学之爱、母子之爱、师生之爱……)为精髓的长篇作品,堪可为21世纪新时代广大少年儿童的爱的教育的优秀读本。 《真情少年》这部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长篇少年小说,是老作家李建树为社会做出的最新宝贵奉献;作品本身无疑是我国新世纪儿童文学、特别是少年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2008年9月12日于北京
【作者附记】 在阅读《真情少年》书稿中,方得知正是在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那天,建树突患“脑梗”,经及时抢救,始转危为安;至今仍在治疗医院中。我衷心祝愿建树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