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8)陈嘉庚与集美学村
作者:爱微(马来西亚)     来源:儿童文学大本营    点击数:
  厦门夜晚真有点冷。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生活在气温卅摄氏28-33度左右,属于亚热带的马来西亚的我们,现在骤然处在一个温差颇大,正好进入冬天的厦门,实在是有点受不了。
  “伯母,为什么堂叔不要订好一点的酒店?”小嫔把我要问的疑问先说了。
  “这家酒店不好吗?,我觉得还可以嘛!?你不知道,堂叔他们这一代的中国人,吃过很多的苦,所以,凡是能省就省。”妈委婉的对我们解释。
  “可是,难道他不知道我们怕冷的吗?”小嫔问得好不认真,连妈也被逗笑了。
  “堂叔怎知道你们怕冷?”
  “他明知道我们是从热带国家来的,这是普通常识嘛。”
  “小嫔,不许这样批评堂叔,让他听见了不好!人家老远特地跑来接待我们,我们应该感恩才是。”妈有点不高兴的阻止小嫔再说  下去。
  “妈,其实堂叔大可不必替我们节省嘛,又不是要他出钱?”
  “钱由谁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值得花?反正我们在厦门也只是住两三晚而已。如果你们怕冷,睡觉时,就多穿件衣服吧!”
  这一次,总算让我亲身体验到“冷”的滋味了。
  第二天早上,看到大家都全副“武装”――穿上毛衣与风衣。只有堂叔,还是一身轻便装,只加多一件短夹克而已。
  我和小嫔另外还加上围巾,穿上手套。幸好我有先见之明,里边多加了件卫生衣裤。堂叔说:你们会觉得冷,主要是因为刮风的关系,要不,像现在这种摄氏十来度的天气出游,是最理想的,不至于一走路就汗流浃背,咦,果然有道理。
  我们今天的重头节目,是到“集美学村”参观。
  阿公说,每个从海外回来的华人,一到厦门,其他地方可以不去,但是“集美学村”就非去不可;要不,就等于没来过厦门。而且这一个景点,也代表了一个无私的慈善家的宽大胸怀。
  从书中我知道阿公所讲的这个慈善家,名字叫陈嘉庚,他是个事业成功的爱国华侨。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集美学村”了。
  除了阿公与堂叔外,我们都是第一次前来这里参观。
  堂叔边走边为我们介绍:
  “ 集美镇范围不是很大,只有2.平方公里多一点,人口大约有3万人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多一点是教职员、学生和工作人员。你们看,这里像什么?小杰,你说!”堂叔转过头看我。
  “这里像个优美的风景区多过像学校!”
  “老气横秋!”妈妈点了一下我的额头,笑骂说。
  “小杰说的有道理。集美原本是个渔村,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著名的学村,又是个钟灵毓秀之地,凝集众美的风景区。它,三面临海,躺在一碧万顷的海天之间;白云绿树之中,露出一幢幢红瓦楼房,看,那是15层高的南薰楼;那边是航海学院的教学大楼,那又……”
  堂叔指指点点的,像一位富有经验的导游,带着深厚的感情,一一为我们介绍。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一个写着“鳌园”的地方,看到一个高高伫立着的铜像。
  “阿公,这位就是书上说的那位‘毁家兴学’,著名教育家陈嘉庚老先生吗?”
  “不错,就是他!”堂叔代为回答说。
  然后,我们就在他的陵墓旁停了下来。
  “志勇,这里全都是学校吗?”爸问。
  “那倒不是。这里也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除了学校之外,这里还有许多与陈老先生有关的地方,例如陈嘉庚的故居、陈嘉庚事迹陈列馆、归来堂、归来园、陈嘉庚的坟墓、集美解放纪念碑、厦门大桥、高集海堤等等景观。”
  “爸,您觉不觉得集美学村有点像新加坡以前的南洋大学?”爸忽然对阿公提出了他的新发现。
  “唔,初初看起来是有点像。不过,以前我只到过南洋大学校园参观一次,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我知道集美学村规模比当年的南洋大学大多了。真巧,陈六使先生开创了南洋大学,陈嘉庚先生兴建了集美学村,他们都姓陈,都是万古留芳的民族教育家和慈善家。”
  “他们之间有什么特别关系吗?”我问。
  “这个嘛,阿公不太清楚,我只听说他们两个都是从中国去新加坡做生意,赚了大钱的成功商人,然后又成为名闻海内外的教育家、慈善家。”
  “只可惜南样大学寿命不长。”爸感叹的说。
  “不过,值得骄傲的是,这些在南洋大学读出来的毕业生也还算争气,我从报纸上看到新闻报导说,这些散布到世界各地去的学生,无论在商界或学术上,都有很好的表现,他们每年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方轮流集会呢!”
  哗,阿公的消息还蛮灵通呢,真不可以小看他老人家,也难怪,阿公每天无所事事,大部分时间几乎都花在阅报上,一看就是两三份不同的报纸,而且看得很详细,我有时也看,只是一忙起来时,两三天也没摸过报纸也是常有的事。
  “阿公,我在书里看到介绍陈嘉庚说他‘毁家兴学’,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嘛?”
  “你们想知道吗?我看,还是由堂叔来给来你们讲比较好,我走得有点累了,让我到石级那儿坐一下。”
  “也好!”堂叔小心的扶着阿公,然后选了一个靠角落的石级上,大家齐齐的坐了下来,准备洗耳恭听。
  “二叔,还是由您来讲吧?”堂叔谦让着。
  “哎,这有什么好客气的?你就将个大概给他们知道吧。”
  “既然二叔吩咐,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集美学村的来历。
  “陈嘉庚先生出生于1874年,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的一个‘华侨世家’。为什么会称他为‘华侨世家’呢?原来他的曾祖父兄弟五人之中,就有两个人到海外去闯荡江湖,创立事业。到了父亲这一代,他的两个伯父和父亲也都出国了。他们住的这个地方,三面环海,可以耕种的土地很少,居民全是姓陈的,主要是以捕鱼为生,生活很艰苦,所以,只好出洋另谋出路。这点,跟二叔,还有我爸出国的原因差不多。
  “陈嘉庚11岁那年,因为家境困苦,不得不辍学到新加坡投靠开米店的父亲。他先是在店里帮忙,几年之后,他竟然自己学搞起生意来了,哈,没想到竟然让他赚了点钱,尝到了甜头。这样无形中提高了陈嘉庚老先生的自信心,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这种鼓舞力量是很大的。
  “1920年至1926年间,是陈嘉庚先生事业达到最鼎盛的时期,他的生意网几乎遍布五大洲。套句现代的话说,他已经是一个著名的跨国集团的成功商人了,他所雇佣的员工共有3万人之多。
  “1913年,他从南洋归来创办集美小学开始,也就拉开了集美学村的序幕。
  经过15年的努力,从幼稚园开始,到小学、中学,然后是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前后共创办了11所的各类学校,发展成今天的集美学村。
  “据说陈老先生最成功的事业是在橡胶制造业方面。我知道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著名土产呢。”
  “堂叔,以前是,现在不是了。”我插嘴说。
  “噢,是吗?没关系,话说回头。在陈老先生那个时代,橡胶还是一种很新的东西,但他却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他不但大量的购买橡胶园,生产橡胶产品,然后将产品推销到国外去,所赚的钱也就越来越多了。
  “当时,他亲眼看到家乡很多失学的孩子,心里很难过。虽然自己没机会读书,但是,他想:如果国家要进步,要强盛,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陈老先生先就在集美村办了一个私塾,你们知道什么是私塾吗?就是你们外头说的私立学校了,这也是陈老先生办学的开始。后来,他又先后从南洋带了一笔又一笔的钱回来,而这些钱他并非作为享受之用,而是全都投资到教育事业上。
  “对了,刚才小杰问二叔‘毁家兴学’这四个字是怎么解释?据我所知是这样的:陈先生决定兴办‘厦门大学’时是在1930年代,不巧的是,这个时候正好遇到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市道很不好,很多人在一夜之间不是宣告破产,就是生意倒闭,当然,陈老先生的事业也难免受到充击,因为这股不景气是全球性的。
  于是,有人私下就样劝陈老先生,经济是如此萧条,不如把办大学的计划取消吧,等以后情况改善了再作打算。可是,这位教育家却以坚定的语气回答对方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厦大和大厦同音)。意思是说他可以变卖所有的产业,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但大学却不能不办。
  最令人敬佩的是,陈老先生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结果,他将他在新加坡所有的产业卖掉,再将所得的钱带回来这里,作为办大学之用。‘毁家兴学’的故事,就是由此而来的。”
  “阿公,这个陈嘉庚还在吗?”小嫔这话一出,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来,为她这个‘无厘头’的问题而发笑。谁知阿公的回答更绝,答道:
  “在!”
  “在哪里!”小嫔信以为真。
  “喏,就在里边睡着!”阿公指了指上头的陵墓,大家又再一次笑了起来。羞得小嫔赶紧低下了头来,不敢看人。
  “曾经有人替这位88岁老教育家计算过,他一生花在教育事业的钱到底有多少,你们要不要猜猜看?”堂叔故意卖个关子。老半响看看没人回答,他只好接着说:    
  “总共是一亿美元左右。当然,以今天来看,这个数目可能不算太大,但在几十年前来说,那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天文数字呢!”堂叔说完,脸上流露出一种崇敬的神色。
  阿公听了堂叔的话后,接口说:
  “阿勇,你听过我们海外华人先贤流行这么一句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吗?在我们的邻国新加坡有一个陈六使;在福建,有一个陈嘉庚。就是现在海外华人还是很注重下一代的教育。譬如像小杰目前就读的这类以华文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的私立中学,在我国就有60所,由于没能得到政府的任何津贴,因此,每年就要靠华人社会的捐献来维持,大约两千万人民币左右。”
  “这个我也听说过了,所以,我们都很欣赏你们海外华人的这种办学精神。”
  “其实,不单是马来西亚,华人到世界哪个角落都好,一旦定居下来后,最先想到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你看,很多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都办有中文学校,大家出钱出力,这好像已经成了一种传统观念了。”爸爸补充说。
  “大哥说的是。”
  我乘他们的谈话告一段落后,急忙对阿公说:
  “阿公,我可以和小嫔到处走走吗?”
  “也好,记得不要走得太远,免得迷失了。”
  “爸,我陪他们去!”妈乘机也想开溜。
  “也好,秀碧,你就带他们在这鳌园四周走一走,不要去太久,我们就坐在这里聊聊。阿威,你也一块去吧!”
  看来爸早在等着阿公这一句话,一听之下,连忙站起身来,跟我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与大伙儿高高兴兴的走开。
  我们先是到“鳌园”参观。
  它共有三部分,即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以及陈嘉庚陵墓。但由于时间关系,爸爸说怕阿公久等,不能详细看,只好走马看花的浏览一下。我们先是参观纪念碑,这里有一堵石墙,刚好将陵墓与纪念碑分开。我们边走边欣赏围墙上的石雕,爸说手工很细腻,反正我对艺术一窍不通,也不懂好在那里?
  “哗,这个墓碑好有气派!”当我们走到陈嘉庚的陵墓时,妈不禁赞叹道。
  “爸,这个墓碑是什么石头做的。”
  “应该是花岗岩吧?”爸用手摸了摸墓碑,以便证明自己的观察没错。
  “志威,你觉不觉得这个墓的造型很特别?”妈对这陵墓似乎很感兴趣。
  “是呀,是很特别,它就像是只伏着的龟,上面这13块青石,就像是它的甲壳。龟,在我们华人来说,是一种长寿的吉祥动物,可能是象征这位教育家的办学精神,永垂不朽吧!”
  “咦,爸,这一副对联是什么意思?”
  “哪里?”
  我指着墓的两边给爸爸看。
  “合公谊私情送先生归舟万里,
  论勋劳物望是中外在野一人。”
  爸爸轻轻念出了这一副对联的字。
  “旁边不是已经注明了嘛,这是1949年5月,陈先生准备回中国来的那一天晚上,新加坡福建会馆给他送行时写给他的。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是说大家联合起来欢送陈先生回国,如果讲功劳名望,除了陈先生之外,无人能出其右,也就是在赞扬他为社会,为人们作出的巨大贡献。
  你们刚才有没有注意到陈嘉庚先生出殡的照片?陈老先生在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去世时,中国政府特别给予国葬的哀荣,总理周恩来还担任了治丧委员会的主任,灵柩上覆盖着国旗,然后用专列火车将灵柩送到厦门这里来安葬,永远与他一手创办的学村师生长伴。”我不敢吭声,因为我的确没有注意到这些照片。不过,我觉得能够将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拿出来造福人群,真的很了不起,那可不是所有有钱的人做得到的。所以妈听了很感动,眼眶也润湿了。
  “做人难,要做到像陈嘉庚先生这样生荣死哀,受到国家人民敬重、世世代代被人歌颂、悼念,更是难上加难。”妈感触的说。
  “记得以前念书时,曾听同学开玩笑的说:做人嘛,要嘛,就留芳百世,要不就遗臭万年,好像岳飞与秦桧一样。”爸笑着说。
  “为什么?”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这样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笨旦!”爸用手提包轻轻敲了下我的头。
  “傻瓜,就是让人永远记住你呀!”妈笑笑的代爸回答说。
  “原来如此。如果让我选择,就宁愿什么都不要!”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爸爸对我的答案感到不解。
  “因为遗臭也好,留芳也好,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做人做得这样辛苦,我才不要呢!”
  “你这小子,左一句压力,右一句压力,你哪里学来的?”爸没好气的问我。
  “还用学?我现在就已经在承受明年PMR考试的压力了。”
  “现在是带你出来寻开心,你还去想那些无谓的事干吗?简直是自寻烦恼!”爸不以为然说。
  “不是我自寻烦恼,是你们给我的压力。到时考得不好,你们一定又有话说了,这不是压力是什么?”没想到说着说着,一股无名气油然往上升。
  “小杰,既然出来玩就要开开心心,你不觉得这个时候,这个地方谈这个问题会大煞风景吗?”妈妈看到气氛有点僵,忙出来打圆场。
  “伯母、伯父,你们快来看这些雕刻!”乖巧的小嫔,看到我和爸的争论,连忙转移目标,引开话题。
  “这是浮雕。”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
  我们走前仔细一看,反映在这些浮雕的,真是包罗万象。有关工农业生产的;有关文教体育活动的;还有历史故事,名胜古迹等。难怪妈妈看完后对我和小嫔说:
  “小杰、小嫔,你们看了这些浮雕后,等于给你们上了一课道德、地理、历史、科学、公民等课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陈老先生真的是一个关心大众生活的教育家,真是太难得了。”
  与阿公与堂叔会合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其他几个旅游点,如归来堂、杏林海堤等,一直到下午三四点钟,除了堂叔外,我们的脚都快走不动了,这才回到酒店后,我和小嫔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也不动。
  “真没用!”妈笑骂道。
  • 上一篇文章: (1)搓汤圆 吃汤圆

  • 下一篇文章: (7)厦门风味小吃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