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也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要把它作为教学的目标。
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
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归纳“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对每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要了然于心。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那一页,引用了王维的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看课题,我们知道主题是人与自然,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我们不一定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归纳,可以找一个儿童容易接受的主题。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句话:和大自然接触,能让人心旷神怡,这就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这就是人文性。主题就实现了。当然教材中还提示了,这个单元不难发现,人类很多行为正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是不是拔高了?实现人文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套用大词。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引用了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学生理解比较难,所选的几篇文章,如果贴近学生的特点,宁可从坚毅、清贫、奉献等角度来启发学生学习,不要用大词。
如“清贫”,教材中并没有解释,比如战士们的奉献,用“无名”可以进一步解读。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不一定每一课的教案都要写上“立德树人”的字条,它应该是处处渗透的,不一定专门去讲,它已经在起作用。总之,立德树人,应该是润物无声。
二、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克服教学的随意性语文教学很突出的问题,就是随意。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没有很明确的学科泛围。语文的社会性、实践性很强,准入门槛很低,谁都可以批评,语文在社会上很受重视吗?不一定,很受注视。这一学科的内容、目标被社会庸俗化。
语文到底是什么?
以前我们的课标,用工具性和人文性来定义语文,是可以的,但还是不清晰,其他学科也有。2017年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语文核心素养界定得比较清晰,我们要认真看一看。接下来我们要修订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会沿着高中语文课标的调子。
高中语文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本质意义的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中国古代很注重讲涵养,但对思维培养的认识不够。
“审美鉴赏与创造”。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化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在教学中,处处想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具体到某一课,可能 会侧重某一方面。如古诗词,可侧重审美;说明文,可侧重思维。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月亮》,课后习题第二题,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训练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抄写优美生动的句子,两个目的,一个就是语文积累,第二个就是审美,汉语能写得这么漂亮。
语文园地中,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感觉听到秋虫的鸣叫,读文章“闻”到味道。两个意图,一个是审美,一个是思维。
再如,第八单元,都是古代历史故事,当然应该把文化传承与理解放在第一位,还要注重思维的训练。这个单元的写作是降要求的,要求写让你的心儿怦怦跳的事情,这是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思维训练,能把自己受感动的东西清晰地、带感情地表达出来。
举这些例子,是强调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语文核心素养注重哪个方面,教学就突出哪个方面。
三、理清教材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加明晰小学换了百分之四十一左右的教材,这个比重是比较大的。很多老师把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应对新课文。这很重要,但更应该对课文有一个通盘的把握。
随文学习,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教学出现了一种倾向,知识体系被弱化。
如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知识体系被弱化的偏向,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知识,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如情景交融,有感情朗读,比喻等,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意反复。
对小学语文知识点的排列要搞清楚。
统编语文教材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进。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要点明确,备课时了解应当抓住“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教材在重建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以防止过度的操练。
四五六年级备课,建议重新温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部分的十条认真研读。这十条是比较具体的。
把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设计通盘考虑,结合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用好教材。
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设计教学,也可以对现有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
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课文则是服务 和体现这一顺序与线索的。
不是那么机械地分割、镶嵌知识点,不是重回以知识点为中心的训练,但每一课总要有“抓手”。
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结构框架表,把每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能力、方法的要求提炼出来。
四、重视课型的区分。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就分为精读、略读,加上“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和以往教材是不太一样的。
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
课型意识淡薄,有历史原因,都是分析性阅读,文体混淆。不同的文体,阅读的方法应该有所区别,授课重点是不一样的。
即使同一文体的课型,也应当有所变化,语文课才比较生动有趣,不至于死板僵化。不要总是字词句,主题思想。哪有那么多的主题思想?现在中国人说话,都是“我参加了什么活动,我受到了什么教育”,这不是完整的教育。
为什么小学语文要安排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和一般小说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想过这个问题,课型就应该有所不同。民间故事积淀了古人的智慧,是口头文学,是传统文学的一部分。它有民族的审美基因,能对孩子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它是口头、集体的创造,往往带有意想天开的成分,有益于让学生接触民族文化的基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超自然的想象力,小孩子有时候也需要意想天开。教这个单元,要注意激发想象力,让学生意想天开,就达到目标了。
如《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熟悉课文,做一些学科的训练,这还不够。在《猎人海力布》里有一道选做题,让学生想想不可思议的故事,符合民间故事的学习的。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并不一定有批判的功能,当然你这样想也没错,让孩子体验一下贫穷、孤独、无助,或许是另一个目标。这也是小孩子成长必须的东西。
有温度的教学老师要读课文。不要先看参考书,先好好读原文。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教师先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
想一想你的班上那些学生读这篇课文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有哪些难点,可能有哪些兴趣点?
五、授之以渔,教读书方法小学三年级以后,应该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的阅读。要教给方法,如读古诗,要让学生知道诗的韵律,感受诗歌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要让学生有鲜活的感受,不要一上来就分析,分析主题、作者、作者的原意等,很细,偏偏放弃了第一印象。先读,再分析,再来研究问题。我们不是没教方法,而是要重视学生的感受。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如何读一本书,如何进行检索阅读,等等,各有各的技巧方法。
没有方法论教学的意识,学生就只会精读,无论碰到什么文章,全都用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加艺术手法等一套分析办法去套。
鼓励学生一鼓作气往下读。
现在我们经常让学生抓关键词。他能抓住关键词还要你教啊?我们要教一些方法,甚至要教学生按中轴线读等方法,泛读的方法。
六、采用“1加x”方法拓展阅读。
前不久网上一片炒作,说现在的阅读量太大。其实网民特别是家长根本没搞清楚,课标受到一些攻击。学生高考有高考大纲,也要求读六七十篇。说“猛增72篇”,“还要不要孩子活”。网络永远都是这样,要过招的话,什么事都别想干了。就当是文化大革命的大字报。
我是想说,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统编教材增加了很多阅读的内容。
延伸阅读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需要除了区分课型,把略读课归还给学生,还要延伸阅读,加大阅读量。
没有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就是“半截子”的。
实施“1+x”
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
可以在课内安排读那些附加的作品,也可以安排在课后。
不只是读散篇作品,还要有“整本书阅读”。
小学的“快乐读书吧”是有梯度的。四年级读神话,五年级读中国民间故事,六年级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个栏目要用好。
要给适当的方法,放手让学课外去读。
课外阅读采取目标管理课外放手让学生读,可以适当“管理”,比如组织读书会讨论等等。
但主要应当是“目标管理”,而不是“过程管理”。
七、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古诗词篇目平均一个学年是二十篇左右。
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
不要过多解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诗中那种感觉,让学生品味读。有时诗意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些景物怎么拼到一块?古代人的语法和现代人不一样,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学生对比一下,练习说,这样对诗的语言有自己的理解。
音韵之美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有所感觉了,积淀下来,审美能力就会提高。
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过于繁琐,像外科手术,把“美”都给弄跑了。
重在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你有什么想象,你有什么发挥。
重视“会意”两个字,多少有些领悟,说不清楚,是可以的。
诗无达诂考试怎么办?考试尽量不要考这些。即使因为考试,要给标准答案,那也要给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释。我们往往面临的考题设计的水平问题。
要有独处式的诵读。
朗读是读给别人听的,有表演的性质。诵读是读给自己听的。
诵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不要全部安排做朗读。这是两种读法。要让学生有自我陶醉式的诵读,要有独处式的诵读。还可以有唱读。
语文课很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 ,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老是组织各种活动,并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八、写作教学问题要注意教学的梯度问题。
不要搞提前量。
注重发想象力发挥。
注意思维训练。
防止 一开始就搞套式作文。
注意激发兴趣,每次突出一个点,逐步连成一线。
不着急谋篇布局。
小学老师课要讲得好,最重要的是读书。最重要的有计划地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