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第二届儿童诗研讨会——中国儿童诗的走向 |
|
日前,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与上海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在上海市文艺活动中心联合举办“上海市第二届儿童诗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国儿童诗的走向。出席会议的诗人包括写着成人题材的诗人与写作儿童诗的诗人共三十余位,他们是:张烨、孙毅、田永昌、李天靖、杨绣丽、刘崇善、黄亦波、程逸汝、刘保法、王海、戴达等。 研讨会会场 著名作家、学者、华东师大教授、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长张锦江主持了会议,并作了《儿童诗姓童还是姓诗?》的主题词简短演讲,他认为:这个诗的研讨会有着特殊意义,首先它的主办单位是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与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联合举办。它打破了以往儿童诗歌界的诗人们自说自话的局面,而是与写成人诗的诗人一起坐下来讨论儿童诗。这样,此次会议的儿童诗的讨论有了更开阔的话题,儿童诗的视野有了更大拓展。他指出:儿童诗究竟姓童还是姓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一种普遍的看法,包括那些编辑、作者都认为儿童诗是姓童的,儿童诗要有儿童情趣、要有儿童、要有儿童的愉悦感,儿童诗就这么一代代写下来的,编辑就是这么一代代编的。儿童诗只能用娃娃语分句、押韵,只能写红的花、绿的草、白的云、好听的鸟叫声。另一种看法认为,儿童诗首先应该是诗,要讲究诗韵、诗的意象、诗的音乐性、诗的内涵。不能过分强调儿童诗的童趣,那样,只见 童趣不见诗了。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儿童诗既姓童又姓诗,真正好的儿童诗是极其巧妙地、毫无人工痕迹、浑然天成的将两者自然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儿童诗是艺术品。他赞成第三种意见。 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张烨代表作协致词,她高度评价了中国儿童诗创作的不俗成绩,对今天的儿童诗的现状谈了自已的看法,并希望写作成人诗的诗人们满腔热情地关注儿童诗,为孩子们多写一点好诗。 八十多岁的老诗人刘崇善刚刚出版了诗集《给孩子们的诗》,《文学报》的报道说:书中每首短诗都有言简意赅的赏析性和指导性兼具的点评文字。评论者认为,这部诗集坚持儿童诗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引领儿童诗回归民族本色传统,对当前促进儿童诗的正本清源,繁荣儿童诗的创作有着促进作用。刘崇善在会上发言说:当前儿童诗创作的状况令人堪忧,报刊上发表的一些儿童诗,与我所认识和理解的儿童背道而驰。许多作者根本不顾儿童诗的特点,盲目学习所谓现代诗的手法,写得晦涩难懂,令人瞠目结舌,或者严重脱离生活,仅凭想象去图解社会或自然现象。我实在不满这种现象,遂于去年一口气写了几十首诗,编选、出版了《给孩子们的诗》。这本诗集体现了我对儿童诗的看法。 九十四岁高龄的著名儿童文学家、翻译家任溶溶刚从医院回家,获知这次研讨会召开,即让他的小儿子以他的名义从微信发来贺信。他说:我只希望诗人们写出为儿童的好诗,并让儿童文学的诗歌部门热闹起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不久为他出版了新诗集《我成了隐身人》《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原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束沛德发来贺信中说:儿童诗是一种易于直抵孩子心灵、引起感情共鸣的文学样式。我热切期盼辛勤耕耘于儿童诗园地的园丁们,心中要有三亿六千万少年儿童,用儿童诗的美与爱滋润他们的心灵。 以诗集《会飞的花朵》而闻名的著名儿童诗诗人金波从北京寄来书面发言。他指出:儿童诗的现状,大家不太满意。儿童文学界有意无意地把儿童诗边缘化了。小读者对诗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要知道,艺术的基础是文学。文学的灵魂是诗。如果不喜欢诗,不会欣赏诗,对生活的感受是粗糙的。他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我们要给孩子创造写诗的机会,给他们写诗的腾飞的踏板。他又指出,儿童诗可以借鉴成人诗,但更要有自已的特色,这一点万万不可忽视。 著名的诗评家、诗人樊发稼也发来了书面发言稿,他指出:当下诗歌创作的最大毛病,我以为是违反诗这一文体的基本艺术规律,且内容远离人民群众,热衷于抒写一己小我感情世界,形式怪异,不讲韵律节奏,乱分行,将胡思乱想当作深奥意象,滥用通感手法,动不动就是“远近取譬”什么的,糊弄人,读这类“诗”及诗话诗评,如坠五里雾中,昏昏然莫知其所云。作品以诗名之,实为非诗、伪诗。成人新诗的创作流弊,不可能不严重影响儿童诗。他认为,儿童诗要讲究儿童情趣,这正是儿童诗比成人诗难写的地方。但我们决不可为情趣而情趣。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孙毅、程逸汝、李天靖、戴达、田永昌、黄亦波、王海、杨绣丽、潘与庆等,他们谈了自已的创作儿童诗的体会以及对儿童诗走向的看法。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