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即电影、电视的剧本,是一种文学样式,像戏剧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且比戏剧更多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比如摄影、电视、电影特技表演等。受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制约,童庆炳先生把它和戏剧一样归结为“依附”型文学样式。 幼儿影视文学是幼儿影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供阅读,但主要供拍摄影视片而用,它具有成人影视文学的基本特点,因为幼儿影视是服务于幼儿的,所以又有其独特性。幼儿影视文学是指专门为拍摄幼儿影视作品所创作的剧本,它既要求依据影视艺术的特点进行创作,又必须符合幼儿观众的年龄特点和审美趣味。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性与趣味性相渗透,情节新颖并有传奇色彩,人物事件形象生动。鉴赏幼儿影视文学,就要从幼儿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切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主题提炼是否深刻、新颖 美国电影理论家波尔克指出:“任何一部影片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主题。如果观众抓不住影片讲的是什么,那么就很难指望他们去评论、分析和研究它。如果影片的制作者不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他就不可能制作出一部能起交流作用的艺术作品。”电影、电视的欣赏时间集中,幼儿电影、电视的观众又是活泼好动的孩子,而且电影、电视面临网络等其它传媒的挑战都很强烈。影视剧作的这些特点和面临的不利因素都要求作品的主题开掘要深刻、独特新颖、集中,要有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如电视剧《少年毛泽东》一反过去影视剧塑造“小伟人”的陈旧模式,把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展示其个性成长过程。采用让老年毛泽东回忆少年时代的形式,引导观众进入一种历史氛围之中,从而以深厚的历史感和独特的现实性,表现了历史孕育伟人,时代造就英雄的深刻主题。
二、看形象的视觉化程度 幼儿影视文学创作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视觉形象、给摄影机(摄像机)提供镜头的画面内容,充分满足“银(屏)幕化”的要求。所谓“银(屏)幕化”要求,就是要求剧本中所描述的一切,大至社会环境,时代风貌,小至人物的一颦一笑等,都应该是可见的、运动的,能够通过相应的表现手段展现在银(屏)幕上,直接作用于少年儿童的视觉。它可以根据摄影(像)镜头的距离、角度、光线等特性,采取各种表现手段,塑造多种多样、鲜明、具体的视觉形象。如利用镜头运动的推、拉、张、摇等几种方式,从不同的距离、角度摄置远景、中景、近景和全景、特写等各种镜头画面,使观众能从不同的距离、角度、层次看清银(屏)幕上的场景变换、人物形象及其活动。 三、看人物形象描写的逼真性 幼儿影视艺术与幼儿戏剧有相似之处,都要求表演逼真,反映生活。也就是说逼真性是幼儿影视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 。前面讲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借助影视艺术的特殊手段塑造的视觉形象,视觉化程度非常强,人物从眼神到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逼真地展现在读者(观众)面前。因此,在阅读欣赏时,就要特别关注剧中形象是否血肉丰满、个性鲜明。但必须注意区别,戏剧在化妆、布景、绘画、表情等方面,允许有舞台的假定性和动作的虚拟性,而在银(屏)幕上,这一切都要求逼真,是活生生的,不容露出假定和虚拟的痕迹。有时即使影片中的一些追捕枪击的场面是虚构的,也一定要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让人产生一种“这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因此,幼儿影视文学在塑造人物和环境的视觉形象时,应该尽力追求“银(屏)幕真实”。环境可更多地采用外景,以增强逼真效果;演员的表演,严格要求生活化,要准确而自然地表演;在道具、化妆、服装诸方面,也要求有细节的真实。
四、看蒙太奇结构设计的效果 在影视文学剧作中,蒙太奇既是一种叙述手段,又是总体的结构手段,这是影视文学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又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蒙太奇”是法语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后来被人用在电影创作上,即有剪辑、组合的意思。夏衍曾在《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给蒙太奇下过一个很确切的定义:“蒙太奇,主要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 蒙太奇结构方法,在幼儿影视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画面与画面的衔接而言,一个镜头只能静态呈现一个事物,而两个镜头的组合,会产生事物间的联系和动态效果;许多镜头串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系列”,就会形成情节,从而表达出更加深刻丰富的美学意义。因此,幼儿影视文学的创作不能不受蒙太奇的影响和制约。爱森斯坦说得好:“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二数之积。” 影视文学是人们以审美的形式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它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少年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都需要通过美的陶冶。幼儿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特征,更好的发挥其功效,必将会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智力和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幼儿影视文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语言的影视化水平 影视作品要特别注意语言简练、生动。不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对话语言,都要塑造成一种能够搬上银屏的可视形象,尽量使之镜头化。尤其是描写人物形象的语言要更加具有动作性,要把握好细节描写,以便进一步塑造好形象。如《妈妈再爱我一次》小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就是运用十分普通的语言、最自然的活动细节来加以表现的。通过细节描写,其鲜明的立体形象展示了出来,教育了许许多多少年儿童甚至成人。 在影视作品当中,少不了人物对话语言,这个人物对话不仅要简练,而且要富于个性化,使之成为影视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人物对话也不能代替画面中的视觉形象。如《西游记》的对话就很精彩、简练,有时画面中人物的对话并不多,而多用行动刻画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活的性格,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充分发挥影视视觉化艺术手段的效果。 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我们在分析时,还要特别注意每一个镜头和细节,都要健康、纯洁,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避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幼儿爱模仿外界的事物,那些渲染暴力、枪杀、阴暗甚至淫秽等内容的画面必须坚决禁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