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总是用他那支有力的笔勾画出一双双眼睛,有子君的眼睛,有祥林嫂的眼睛,而他“画眼睛”的目的是“勾灵魂”,是以此来折射那个社会的悲哀,控诉那个社会的罪恶。儿童文学作家于立极没有写这种带有悲苦的眼睛,他写的散文《眼睛》,是想让我们向这个“窗口”望进去,在那里,我们会看到一片广阔的心灵世界。 《眼睛》的情节似乎很简单,文中描写的是一位少女媛媛得到捐赠角膜眼睛复明之后,与捐赠者母亲相见的感人故事。但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以独特的视角切入生活,他运用了设置悬念、一词多指的手法来展开情节,并吸引着读者,从而显示了作者的深厚笔力。小说开篇就写到捐赠者的母亲朱阿姨前去寻找媛媛,那双迫切得几近疯狂的眼睛给媛媛带来了惊恐,这样一个悬念就产生了,随之抓住了读者。接着以媛媛的心理活动为主,对那双疯狂的眼睛进行了种种猜测,那个人是人贩子?但从眼睛中又读到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是自己真正的母亲?或者是前来咨询治眼睛的人?随着媛媛的种种猜测,读者也在思考着,心里同媛媛一样想得到答案,于是急于读下去。媛媛经过分析产生了一种自责,责备自己复明后仅用眼睛来看世界,而不用心灵去感受。也许那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呢!最后媛媛回到家,一切真相大白,原来这双疯狂的眼睛是捐献角膜者的母亲的眼睛。悬念至此解除,读者也就刚刚读过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是让人震撼的,也是有教育意义的,甚至对于成人。而“眼睛”包括了三双眼睛,有朱阿姨因母爱而近似疯狂的慈爱的眼睛,有捐献者(朱阿姨的儿子)那富有爱心的眼睛,有媛媛那双失而复明的眼睛。作者不经意的布局让我们在“眼睛”中看到了许多。 在这个窗口中,我们看到了人的美好心灵。小说中不管是朱阿姨的儿子,朱阿姨,还是媛媛,从他们的眼睛中,都会看到美好的东西。朱阿姨母子的眼睛闪现出的是一种奉献,一份爱心。正因为有了朱阿姨母子的行为,媛媛的眼睛才重见光明,重新看到这美好的世界,重新享受到大自然的纯美,看到“蓝蓝的天、葱郁的树以及路旁姹紫嫣红的花儿。”。男孩子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眼睛还在,他的精神也永远存留在人的心中。他的眼睛永远在闪亮着,带着善良的微笑看着世间的美好。我想臧克家笔下的那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完全可以用来献给这位男孩子。而朱阿姨的眼睛除了映射出一份伟大的爱心外,更流露出人间至真挚纯的爱——母爱。这是一双因母爱、思念而燃烧的近乎疯狂的眼睛。这份爱能将寒冬中的坚冰融化为一江春水,这份爱在这位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就是为了看看儿子的眼睛才不远千里,风尘仆仆而来。而这份母爱与奉献精神合二为一,共同融注在这位母亲身上,那么这双眼睛就更深邃而广阔。媛媛的眼睛正是因为朱阿姨母子的奉献精神而获得了重生,这是一双凝聚着爱心的眼睛,而在这个窗口背后的那颗心灵就应是纯洁的,美好的。在她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的时候,她能说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当她重见光明后,她为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而感到自责,她要用心灵来体味这个世界。媛媛的心灵是美好的。那么,从这三双眼睛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纯净的心灵世界,看到的是奉献爱心与感受爱心并回应着爱心的心灵家园。 在这个窗口中也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向孩子呼唤,更向成人呼唤,呼唤着“用心去感受”。童话《红鼻子》的作者李晋西说过:“童话让我进入了童话世界,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们常常有那么多的笑声、那么多的歌声。因为大人们越活越复杂,童话能让我们获得活着的乐趣。”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成年人的一种批评,而于立极在《眼睛》中也同样写出了这个内涵。他想告诉人们的是:当“用心灵去感受辨别世界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而心灵从来就没有欺骗过”,而用眼睛看这个世界时,却“对世界多了份困惑和防范”。大人们往往就是这样,也正因为这样,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人情越来越冷淡,世俗和功利越发成为成人世界的主流,而信任和真诚却越走越远。媛媛在说自己:“简直有点儿和大人一样了。”其实媛媛同时也是在呼唤信任与真诚,呼唤着用心灵去感受,她期盼着“人们用眼睛却不再用心灵体会和交流”的世界早日消失。媛媛在为此企盼,作者也在为此企盼而呼唤着。 我们向“窗口”望去,我们看到了这些。作者用平易而简洁的语言向我们娓娓诉说了这个关于“眼睛”的动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又蕴涵着对“用心灵去感受”的呼唤。小说写的是眼睛,而实际却是写人的心灵,正像结尾的那句话,媛媛“强烈而真实地体会到一种比大海比天空更广阔的气息!”这就是人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