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去来兮 |
|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一生做过三次官,到头来还是回家种田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十九岁那年,他受聘做了个江州祭酒,主管江西、福建,以及湖南和湖北一部分地区的行政事务,职位很高,权力也很大,可是没干多久,因为看不惯贪赃纳贿的官场丑恶,辞职回家去了。三十五岁时,大将军桓玄请他去做参军(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他抱着济世救民的愿望接受了这个职位,可是他很快便发现桓玄有谋篡帝位的野心,本身就是个制造动乱的家伙,于是赶紧离开了他。到了四十一岁那年,朝廷又招他去当彭泽县令,陶渊明家里本来就很穷,人口又多,光靠种田连饭都吃不饱,出去当县令,每月大约有五斗米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于是他去上任了。 一天,县吏跑来报告说,说督邮大人到了,要他赶快穿戴整齐去驿站拜会。督邮是上级派来督察地方官吏是否犯有过失的,当时不少人为了升官发财或遮掩丑行,争着向他行贿送礼。陶渊明最痛恨这种官场风气,实在不愿意去见这种作威作福、假公济私的家伙,他叹息道:“我怎么能够为了五斗米,去向这种小人行礼呢!”说完,他将官帽从头上摘下来挂到椅子上,拂袖而去。这个彭泽县令他只做了八十一天。 生活在东晋末年动荡岁月中的陶渊明,少年时代就立志要做一番“大济于苍生”的事业,但现实却使他屡屡碰壁。他所处的东晋王朝不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也极其激烈。国家政权掌握在一帮贵族富豪手中,真正的人才根本无法参与进去。这些人一方面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尽干些贪赃枉法的事;一方面标榜清高,以高谈阔论为时尚,谁的话越不着边际,谁就越高明,而国家的事务则没人理睬。因此国力愈来愈弱,社会愈来愈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陶渊明在十三年间三次当官,三次离职,即表明了正人君子在那个时代的命运多舛。他经历了这一段曲折历程,终于认清了“世与我而相违”的事实,决定与官宦生涯彻底分手。 陶渊明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气节,赢得了后世的倾心。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这样评论说,陶渊明那个时代的人物,许多人都标榜自己清高,却都不择手段地谋取高官;一面在谈洁身自好,一边却在拼命抓权捞钱。陶渊明是真正的既不要权,也不要钱的人。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