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海上明珠”――厦门 |
|
“哗,没想到厦门市原来这么大,这么美,这么热闹耶!”当车子一进入市区,小嫔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第一个发出了惊叹声。 “阿公,你看厦门是不是比我们的首都吉隆坡还要大?”小嫔问道。 “阿公怎会知道?你们书上没读过吗?”阿公来个反问。 “我知道!” “你知道?你怎么知道?”爸爸带着疑问的眼光望着我。 “嘿,没来之前我作了一点功课嘛!”我有点得意的说。 “那你说说,是厦门市大还是我们的吉隆坡大?”小嫔挑战的语气。我胸有成竹的说: “我查过了,厦门市总面积是1565平方公里,而吉隆坡只有244平方公里,那你说说看,是哪个大呢?” “真看不出俊杰原来是有备而来。”堂叔深表赞许的说。 从车前的大镜望出去,两旁矗立着不少商业大楼,而且都非常的现代化;成荫的树木,宽阔的街道,这那像是茂兴外婆讲的那样“山芭”? “厦门本来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以前所有的交通,都非靠船只不可。到了1953年与1955年,厦门先后建了集美海堤与吉林海堤,总长五公里。鹰厦铁路通车后,厦门终于和大陆紧紧连在一起,再加上高崎机场建好通航后,现在的厦门呀,无论是海陆空,交通真可说是四通八达了。” 堂叔坐在王师父旁边的座位上,俨然像个导游似的,指指点点的的跟我们大略的介绍了厦门的概况。 “小杰呵,还没来之前,阿公交给你的那两本有关厦门,泉州的介绍书,看了没有?”阿公突然提起这件事。 “看了!” “真的看了?” “真的看了。” “很好,那就让阿公来考考你。你知不知道厦门有个美丽的外号叫什么?” “海上明珠!”想也不想,我立刻脱口而出的说。 “答对了。”阿公的语气,像足了电视回答节目的主持人。 “厦门原来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叫厦门?” “厦门古时候是一个村落。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据说有很多白鹭停在这里栖息,还有它的岛形像白鹭,所以称为鹭岛、鹭州、鹭城、鹭屿等;到了唐代时,又改成‘嘉乐里’,‘嘉乐屿’;到了元代,才开始出现‘厦门’这个名字。原来是写成‘下门’,可是,人们觉得这样的名称不好听,为了让它显得文雅一点,于是就改写成今天的‘厦门’意思是‘大厦之门’。” 我滔滔不绝的解释,堂叔一边听,一边频频在点头。 “唔,不错不错,算你有准备啦!”看来阿公相当满意我的表现。 “背书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爸爸在一旁故意泼了我一盆冷水。他就是这样,每逢有人当面称赞我时,他就是喜欢唱反调,真不知道他这样做是何居心?怕我听了飘飘然?得意忘形?我才不会这样肤浅呢! “好,再考你一个问题,曾经有个民族英雄,自厦门出发到台湾,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是谁?” “郑成功!” “完全正确!”赫!没想到阿公的口吻十足十模仿到电视台抢答游戏主持人的真功夫。 “阿公,我记得您曾经不止一次对我们讲过,您以前到马来西亚去的故事。您说您是从厦门启程,然后坐船到马来西亚,是这样的吗!” 阿公听我这么一问,仿佛勾起了他无限辛酸的往事,原本欢悦的脸容,立刻沉了下来。 “唉,一想起那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是,心头还是酸酸的。”阿公叹了一口长长的气说。 “阿公,为什么当时您要到马来西亚,中国不好吗?”小嫔天真的问。 “傻孩子,如果有头发,谁还会戴帽子呢?(我总觉得阿公这样的譬喻已经过时了,因为现在有不少人戴帽子并不全是因为没有头发。)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逼,走投无路,谁愿意离开自己的亲人,还有家乡,飘洋过海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呢?” 阿公说的也是。 “阿公当年就是从厦门这里坐船到新加坡的。对了,当时并不叫新加坡,而是叫‘石叻坡’。我们到新马去,叫‘过番’,或是到‘南洋’。” “阿公,为什么叫‘过番’?”我问。 “‘过番’嘛,意思是指那时候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还很荒凉,大都是没有开发的‘大山芭’地带。我们常说‘番番来’就是没有开化的意思,换句话说,‘过番’就是来到一个不文明的地方。至于‘南洋’嘛,很多人说是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实也包括印度尼西亚(即今印尼)、暹罗(即今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地。” “13岁那年,我第一次跟着亲戚到南洋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算过了,来来回回故乡一共17次之多。” “哗,17次?每次都是坐船吗?”小嫔睁大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 “傻孩子,你以为像我们现在这么舒服,有机会坐飞机飞来飞去的吗?当然是坐船啦!”阿公苦笑的说,我猜想也是的。那个时候坐得起飞机的,大概只有极为少数的特殊人物或是超级富豪吧? “小嫔,刚才你不是问阿公为什么要到马来西亚去?当时并不叫马来西亚,而是叫马来亚或州府,是由英国人管的殖民地。 “那时候家里很穷很穷,穷到经常连下一餐都没有着落,也就是说没有米下锅的那一种。因为你们的太公,也就是我的爸爸,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家里能够卖的卖,当的当,全都给他输光了。输了钱还不要紧,最叫我生气的是,一回家来就打我母亲出气。母亲很可怜,不敢反抗,常常被他打得脸青鼻肿。那时候,当时,虽然我只有十多岁,但已经很懂事了,我恨不得自己快快长大,可以反抗父亲,保护母亲。 “有一天,有个亲戚从南洋回去家乡探亲,顺便也回来招募劳工,而这些劳工将被送到新、马、印尼、菲律宾等地开荒辟地,采锡矿等工作。 当时的我,眼睁睁的看着家里五六口人有一顿没一顿的凄惨样子,心里很是难过。于是我求母亲让我和大伯去当‘猪仔’,跟着这个亲戚到南洋来工作赚钱。小杰、小嫔,你们知道‘猪仔’的意思吗?” 我们摇摇头。 “‘猪仔’就是卖身给人当长工的意思。几十年前,在中国沿海有几个省,像福建、广东、广西等都很盛行,特别是我们的福建省。福建向来有‘东南山国’的别称。为什么说是‘东南山国’呢?主要是这个省有80%都是山地丘陵地带,很少可以耕作的土地。 当时,就是有田地耕作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天灾,收成不好外,治安也很差,强盗横行霸道,打家劫舍,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当时大部分人可以说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苦不堪言。所以,为了找一条生路,很多年青力壮的人,只好忍痛离开家乡、告别亲人,纷纷的往外跑。 “这些被当成‘猪仔’还没有走之前,代理人通常都会先付一笔安家费。当然他们也不会给得太多,这些预支的钱,以后就会在工钱里慢慢的扣除。 “唉,来了之后,我们这些‘猪仔’的生活,可以说是比猪狗还不如,如果要详细的讲,一天一夜也讲不完呢。不过,你们的爸爸和叔叔已经听过好几次了,这些不堪回首的故事,以后就让他讲给你们听吧,如果你们有兴趣听的话。 “阿公老了,有些事情也不太记得了。小杰,你爸爸和叔叔一直叫我不要再去想以前的事,可是,你们说,我哪能不想呢!”阿公说着说着,眼角不禁润湿了,连讲话的声音都有点发颤。 “爸,不是我们不让您讲,而是这些事情都过去几十年了,还提来做什么呢?只有增加伤感。”爸走近阿公身边,抚着他的肩膀,劝慰他说。 “是啰,二叔,虽然我跟您相处的机会不多,但是,我妈也经常讲给我听,妈曾经听阿嬷说她很内疚,对不起您,说您年纪轻轻,就要漂洋过海,赚钱养家,自己一个人在外边受苦。阿嬷还特别提到二叔你第一次离家的情景。她说送您来厦门坐船时,看到您只拎了一个小包包,连像样的衣服也没有两套。每当她一想起您跳上船舱的踏板,看到您一步一回头的情景,她的心都碎了。回去之后,足足哭了好几天呢!” 奇怪为什么阿公很少提到大伯公的故事呢? “阿公,您不是跟大伯公一起被当猪仔卖到南洋的吗?” “本来是一起的,后来大伯公临时变卦,不愿来马来亚,他想到印度尼西亚去,只好再等下一次机会了,后来他果然如愿去了那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却断了音讯,一直到十多年后才联系上了。” 看到这几个大人在回忆起这些陈年往事的悲伤神色,心里也难免受到感染。 “爸,我们这趟是回来旅游,探亲,应该高高兴兴才对,这些不开心的伤心事就不要再提了。”妈从后座递了一张纸巾给阿公,柔声的劝慰说。 “随便讲讲而已,我没什么。” “呵,快到了。前面大路往右拐进去,就是我们要去光顾的厦门小吃店。” 堂叔这一番话,无形中扫除了笼罩在大家心头上的悲伤情绪,每个人的精神不禁为之一振。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