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作品导读 |
|
有四个人走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 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举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支歌儿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实在没有什么,唱一支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 作家就唱了一支歌。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冷又饿,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买米烧夜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你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作家过了河,心里哈哈笑。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到了第二天,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有权的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自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飨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以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杨晓敏鉴赏 《摆渡》像一则短小的生活寓言,题目语带双关,巧妙地借现实中的摆渡,来传达一种创作理念:作家创作,亦是一种摆渡,是以艺术,以思想,以真情感染读者。可视为作家的一份创作宣言。 财富、势力、权力、真情,将这四种原本客观抽象的概念,寓于一段生活场景里,化抽象为形象,寓深奥于浅显,让人在轻松的愉悦的阅读氛围中,接受启迪感化。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滋润人类思想之花的阳光雨露,有“艺术之母”之称,作家应该成为承担这种责任的“摆渡者”。 《摆渡》短小精悍,语言干净利落,三言两语,粗笔勾勒,即为读者刻画出浮世众生相。尺幅之内,寓含如此丰富深刻的人生内涵,尤见作家的创作功力。作品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彼岸”这个词,含义却迥然有别。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