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们向我推荐周锐童话,我有幸读了几篇,感到他的作品审美情趣尚雅,别有一番味道。周锐童话虽然也如一般童话采取变形手法,但由于主旨在于以假寓真、声东击西,含讽刺、幽默意味,因此从选材立意,到假说表象、文字风格等等,整个童话意境都有别于他人的作品。显然,周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路子,能自如地显示作品独有的风格。
一 《千里追蚊记》以打蚊子为题材,已经新奇怪僻,假说情境更是荒诞乖讹:打蚊子高手“蚊阎王”,到处表演杀蚊绝技,因此威震天下。后来被一蚊子咬着,为雪耻千里追蚊。当时正值异族南侵,“蚊阎王”追蚊不惜追进异族王爷帐篷,被当成潜入之敌抓获斩首。临死他留下一句话,要他的儿子千万逮住这只蚊子,为他把这个仇报了。作品因此辛辣地嘲讽此人的心胸狭隘、因小失大。读后不能不对作品构思立意之妙叫绝不已。 《替身日记》选材于社会上一些人不愿亲自去办某件事而找替身去办,设想专门有那么一个替身服务中心,那里的人戴上一个又一个的假面,去替别人办事,闹出许多笑话。作品嘲弄投其所好说假话、逢场作戏耍花招的恶劣社会风气,渴望人能以自己的真实面貌、真情实感生活在社会。其选材、其立意、其变形手法,都新颖奇巧,令人耳目一新。 还有像《阿翁大夫》,取材于医务部门存在的对病人不负责任的某种表现,构思了有个叫阿翁的大夫,看病图省事,竟然集中同类病人进行“批发门诊”,害得病人们不管病重病轻,须待结伴之后才能就诊。于是,有病的要苦心等待,没病的设法装病来保证有病者就诊,得了转移病的直等到几个人都转成了癌症才得以治疗!作品到此让阿翁大夫有所醒悟,认识到虽然要省力,“不过,似乎……这办法应该朝活处走,而不是引向——死……”作品由此尖刻嘲讽了阿翁大夫省事省力行为的实质,揭示了阿翁大夫是如何置病人生死于不顾!作品选材并不怪僻,其高明之处就高在假说情境时的大胆夸张,那荒诞不经的画面类似哈哈镜,虽然可笑,却很能击中要害,使人猛醒。 二 周锐童话在驾驭自己的表现手法时,运用自如,很少斧凿之痕,这尤其表现在形象的特定情境、悖理逻辑,在作家笔下是胸有成竹、不动声色地道来,悄然自如地把读者引到终点的。 如《表情广播操》写H市市长为了本市能在比赛中争第一,想出一种训练喜怒哀乐等表情的广播操,作品先用大量的笔墨,从从容容地描绘如何来做这种广播操。待到把人们训练到熟练程度,就写如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待到这种训练熟能生巧时,生活中就开始出现弄虚作假,到了熟练到在生活中看不出是弄虚作假时,人们就开始凭经验见正得负,见负得正……H市因此在全国悲喜剧演员竞技大赛中,囊括了前20名。作品在描绘特定情境、悖理逻辑时,没有故作惊人之笔,使其荒诞不经,难以置信,而是运笔如高山流水就势而下,给人毫不费力,非如此则无法成章之感。从表面看,H市市长得到了成功,然而作品的结尾却来了一句:“但不知为什么,这套卓有成效的表情广播操竟没能推广到全国。”这反转似乎有点突然,但又是在意料之中。因为前面已将事物的丑恶本质、危害性,即反转的条件,不动声色地铺平垫足了,这句话的出现仍是水到渠成。只要略微一想,突然之感会全然消失,会变为会心一笑。 《宋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描写为旅游所需,有关机构有意开辟了一条宋街,宋街上一切都在煞费苦心按宋朝一套精心建造,茶楼酒肆、官衙民宅、服装、礼节、口语通通都得“宋”起来。作家在前面丝毫不流露对这种做法的好恶,写宋街总指挥对居民们进行了严格训练,训练工作进行顺利,然而正是在这顺利中,作品蕴涵了繁文缛节、咬文嚼字对人的束缚,随着训练的成功,也就酿成“人员外流”的因素。待到宋街正式开放,发现人员不断外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们是想再过那种自然的、不是演给别人看的生活。作品写到这儿,决不给人惊讶之感,作家在不露痕迹的因果交替中,将事物逐步推向极端,形成反转,从而带来讽刺意味,带来轻松幽默感。 三 自成一格的周锐童话,在特定情境、悖理逻辑和童话形象的塑造结合方面恰到好处,娴熟自如地写深,写透,写活了人物性格。 《酿酒人》的形象塑造就显示了这一优势。作品以酿酒人能酿一种好酒,但却在灌醉他人后,由于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犹犹豫豫,没有及时叫醒人家,从而造成事态一步步升级,以至于使国家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这才迫使酿酒人不得不说出自己的过错,与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可后来又由于他的酒使国家化险为夷,酿酒人又后悔说出事情的真相、、、、、、酿酒人就这么瞻前顾后,犹豫来犹豫去,作品始终将人物的弱点与情节的巧合相结合,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得到生动显现。 在《扣子老三》里,写活了一个转变中的拟人化的扣子形象。扣子老三从小女孩的衣服上掉下来,经历许多事,本可以在别的地方发挥作用,但它觉得不如在小女孩身上舒服。作品的讽刺幽默意味就是针对这一小小的缺点而言。由于缺点的程度浅弱,表现轻松,也使后面的自我否定易于成立。加上作品一方面写扣子老三为回到小女孩身上极力摆脱各种处境,一方面又写了他在各种处境中经受磨练,思想自然有所变化。所以最后的反转极简单又自然:它回到了小女孩身边,它的位置却被别人占了,最后它心甘情愿让小女孩当键子使用。作品让拟人化的形象在巧合无间的情节中成长,如鱼得水一般,使形象栩栩如生,鲜活动人。 《三眼皮美容剂》把人物放在反复多变的审美时潮冲击中经受考验,使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点得到充分显现。作品描写一位年轻女郎要求阿翁大夫把她的单眼皮变为双眼皮,由于剂量过大,单眼皮变成了三眼皮,女郎听到别人对她的贬斥,坚决要求阿翁大夫将三眼皮变回双眼皮,但报社记者将她的三眼皮拍照,并在报纸上大加赞扬,这一来女郎又要阿翁大夫将双眼皮再变为三眼皮。后来,阿翁大夫干脆将美容剂的正、负剂都给了这位女郎,让这位女郎自己随潮流的变化而变化。作品写到这里对女郎的“随风倒”还嫌揭示不够充分,挖苦不深,又来了这么一个情节:当这位女郎最后变成单眼皮,把美容剂都用完后,国际美容博览会却邀请她展出三眼皮,这位女郎不得不又来求助阿翁大夫,阿翁大夫不干,并对她说了一番话:“……任何追求都不能三心二意。您说您有足够的胆量,但实际上,您缺的正是这个。”这是何等一针见血的批评!作品通过反反复复的情节变化,让女郎的态度倒过来倒过去,使人们对她性格上的弱点加深印象,最后又来这一举让阿翁大夫给她一击,可算是将她的趋时随流、既无胆量、又无定见暴露无遗,使滑稽可笑的嘲讽意味推向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