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9、红薯夜话,源远流长 | 
             
            
               | 
             
            
              
                  
                    
                        
                            有时候,想做什么比不想做什么要难。      有时候,不想做什么比想做什么更难。      故乡的冬天,北风劲吹,寒凝大地。      在一个耕地用过的废弃犁铧里,我倒进了清水,放在屋外的窗台上,一夜之间就会冻成冰。      第二天,我再把犁铧放进灶台做饭后的草木灰里,很快地,再从热乎乎的草木灰里拿出犁铧,一个冰坨子就会从犁铧里完整地脱落下来。      我用舌头一点儿一点儿地舔着冰坨子,砭骨的凉意沁入肺腑,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我看了一眼窗户,窗棱子上放着一块块晾晒的红薯干。      红薯,是故乡的一个美食。      记得秋天,我会登着梯子,爬到平展展的屋顶上。      屋顶上,在一股甜腻腻的气息之中,我会一片一片地翻动着,翻动着平摊开来的红薯片,进行晾晒。      现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妹妹已经入睡了,我坐在火盆旁。      母亲坐在炕边,纳鞋底子。      我把一块红薯轻轻地放进了火盆里,耐心地等待着。      等待的时候,可以听母亲讲故事。      听母亲讲故事,我总有一种冬天里祈盼春风一样的渴望。      我指了一下火盆里的红薯,有一些纳闷儿地问,“娘,我吃了红薯,总是不顶时候,等不到下一顿饭就饿了。”      母亲感慨万千地说,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声音,有着一种动人心弦的力量。      她说,“说到红薯,还有一个故事,是老辈子人们传下来的。”      我感到非常诧异,顿时来了情趣,“红薯也有故事?”      母亲淡淡地微笑着说,“民以食为天。红薯也是有来历的。”      我一听此言,整个身心兴奋起来了,“太好了,我喜欢吃红薯,娘说一说红薯的来历吧。”      母亲娓娓道来,声音中有一种不平,有一种愤慨,“洋人心眼儿不济,对东方巨龙中国的强大怀恨在心,于是他们就把红薯带到了中国。由于红薯产量高,在大江南北迅速得到了推广。”      我有些愤懑了,也有些疑惑,“洋人心眼坏,为什么要这样做?”      母亲停住了手中的针线,十分肯定地说,“在洋人眼里,红薯是一种鸦片一样的食品。”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面对着我的困惑,母亲进一步解释道,“红薯,人吃下去,除了肚子里会产生一些气儿,咕噜咕噜地叫唤以外,也没有什么营养,成年累月地吃下来,身体就会明显地垮下去,病入膏肓。”      我倒吸一口冷气,后背有些发凉,这个问题十分严重。      恨之入骨,我非常愤怒地说,“红薯是一种鸦片一样的食品,洋人这么坏呀,坏到骨子里啦,竟然把红薯带到了中国?”      母亲接着说,“凡事都有意外。洋人万万没有想到,咱们中国有大白菜,大白菜具有很好的解毒效应,红薯配上大白菜,吃起来就会安然无恙了。”      一下子,我高兴极了,“红薯有克星了,一物降一物啊。”      母亲一边纳鞋底子,一边不平静地说,“出于坏心眼儿,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呀,洋人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用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赞叹不已,“大白菜真好,救了百姓,打垮了洋人。”      母亲深沉地说,“后来,洋人还是贼心不死,又把另一种鸦片,也就是大烟运到了中国。有钱的地主老财,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以及一些平头百姓,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抽上了大烟。抽大烟,上了瘾,就会一蹶不振,不仅自己苟延残喘,还会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我快慰地说,“后来,有了鸦片战争。”      母亲接着说,“后来,在洋人发动的鸦片战争中,有一个民族英雄叫林则徐,他领导军民坚决抵抗洋人,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但是,腐败的清政府向洋人卑躬屈膝,还与洋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中国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我有些忿忿不平,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爱国情怀,这是我们的根之所在。      我疑惑地说,“洋人真坏,他们想把鸦片运到中国,为什么就能够运进来呢?”      母亲用拨火棍挑了挑火盆里的高粱茬子,有火苗儿立即亮了出来,火盆里冒出了烤红薯的味道。      母亲回忆着说,“你想一想,那时候,中国一穷二白,刚才说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再说国力也贫弱,国人的腰杆儿挺不起来,洋人就会欺负咱们。新中国成立了,国家也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繁荣富强,平民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家富强了,洋人就不敢欺负咱们了。”      母亲加重了语气说,“说得对。孩子们长大了,要为国家做贡献。”      童年时代,我听到的这个关于红薯的传说,宛如毒蛇一样盘踞在我的记忆之中,根深蒂固。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      吃着红薯长大的我,九岁多离开了故乡,来到了天津。      之后的几十年,无论是在天津读书,是在内蒙古插队和工作,还是回到北京,我几乎不吃一口红薯。      在灵魂深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不能吃红薯,没有什么营养。      因为在洋人的眼里,红薯是鸦片一样的食品。      我要反其道而行之,绝不上洋人的当,见了红薯,下意识地远离。      但是,母亲说的大白菜能够解毒的事儿,我搁置在了一边。      直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我才在报章上读到了多篇科学报道,说红薯是一种抗癌食品,我万分惊讶。      万分惊讶,我一以贯之,仍然下意识地远离红薯。      惊讶之后,不由得感慨万千。      思来想去,我对红薯的一个误读,一直伴随了我几十年。      事物的真假,都需要时间的验证。      真理的价值,是一个完美的永恒。 | 
                         
                      | 
                   
                | 
             
            
               | 
             
           
            
              
                
				                      
                        
                            
                                欢迎点评: |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