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童话的作者斯多林先生,我本来不认识。三个多月前的一天,叶锦先生带他来我家做客,说他写了本长篇童话《“娃娃鱼”回家记》将要出版,邀我为他写篇序。当时我正忙,手头积压了好几本书稿正在处理,忙得有点头昏脑胀。我只得实话实说:我是一名忠实的儿童文学工作者,类此的事,义不容辞,但近期确实腾不出手来,最好另请高明,或者推迟到年底或明年初。斯先生说迟一点也无妨,我就接下了这份工作。 日子过得真快,手边的工作尚未做完,眼睛一眨又近岁末,答应下来的任务不好失信,只得加班加点把这本童话看了一遍。同时为了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又把作者送给我另一本散文集《遐想》也选读了其中的“忆往怀旧”篇章,让我了解不少作者的生活片断,从小好学不倦的他,本来是名铁路职工,读书工作两不误,涉猎广泛,写作勤奋,且擅金石书法,年过四十还拜师学钢琴,是位多面手,好学精神,令人敬佩。 在文学创作方面,兴趣也很广泛,不仅诗文并举,近又涉及童话。 《“娃娃鱼”回家记》是斯多林献给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作为土生土长的诸暨人,他请“娃娃鱼”引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具有众生态的诸暨,让神奇的冒险之旅牵动孩子们的心,让诸暨的悠久历史,丰富的人文故事渗透进孩子们的脑海。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叫蝾娃的娃娃鱼从“我”的家里逃了出来,他想要回家,一路上结识了伙伴石斑鱼斑虎和他的妻子斑娟。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是三个“人”踏上了东海的冒险之旅。 本来这只是和其他冒险故事差不多的故事,类似《马达加斯加》般,主人翁坚定了目标,一路上克服千难万险,终于达到了目的。但是作者突破了传统的冒险叙事模式,他以自己丰富的学识作为底蕴,让蝾娃一路向东之际,展现给读者以广袤的海洋世界和钱塘江流域悠久的人文故事。 你知道浣纱江在哪里吗,你知道浣纱江的传说故事吗;你知道放水灯的由来吗,你知道西施在诸暨的传说吗;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钱塘潮吗,你知道严子陵的故事吗? 你不知道没有关系,因为蝾娃一路向东,三人之行中自有良师为你徐徐道来。作者巧妙地把这些人文知识贯穿于蝾娃的旅途之中,让孩子们揪着心关心蝾娃的精彩旅程之际,不知不觉中也了解了浙江的民间传说故事及相关的科学原理。 比如当蝾娃见到了“钱塘潮”时,作者立刻将钱塘潮由来的历史告诉了大家,原来,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的传说呢,但是作者随之又详细地解释了钱塘潮形成的科学原理,让孩子们在享受完美丽的神话故事之后,也明白了其中的科学原理。 当然,全文精彩之处不止如此,作者还展现了一幅东海生物图,当江里的海里的河里的生物出场时,作者都十分热情地给予详细的解释。比如钱塘江水族运动会开幕时,作者立刻详细地描述了鲢鱼与鳙鱼的区别以及它们的生物特性、螃蟹和河鳖爬行的不同之处等。也正因为如此,故事里的动物物性就准确地呈现,例如当描述到螃蟹时,它斜着走路的场景,就作了生动有趣的描绘。还有蝾螈这种生物的自愈能力也让读者了解并连连称奇。 所以说,《“娃娃鱼”回家记》不仅是一般童话,它还应是一部知识童话。它不同于小百科或者是工具书,知识童话将知识有机地融合于故事之中,使得孩子在有兴趣阅读故事情节的前提下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而这也是作者所期盼的吧。 我们期待在作者的笔下流淌出像发光的宝石似好童话作品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 |